當“電瓶車充電難”成為影響上班族幸福感的一個普遍性問題時,政府發出了員工電瓶車“滿電回家”的倡議,旨在解決民生痛點,提升城市溫度。企福遠創科技園也是第一時間將倡議轉化為高效的園區服務實踐。
企福遠創科技園電瓶車棚充電供需矛盾突出。入口處32個充電插座,面對龐大的電動車流,顯得捉襟見肘,員工的“充電焦慮”亟待解決。
企福物業工程師傅陸建興臨危受命。他以專業的視角,對車棚進行了系統性分析,迅速定位到問題的癥結:資源錯配。32個插座高度集中在入口4個檔位,導致其余區域成為服務盲區,造成了“局部擁堵、整體閑置”的尷尬局面。解決方案隨之而出:“化整為零,精準覆蓋”。陸師傅通過現場模擬與精確計算,制定出最優改造方案——將32個插座重新規劃,均勻分布至12個停車檔位。這一“微改造”,以最小的成本,實現了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。
改造立竿見影。當天下班,車棚面貌煥然一新。員工們驚喜地發現,充電位不再“一位難求”,焦慮被便捷與安心取代。“太方便了!”“園區真是為我們辦了件大實事!”員工的贊嘆,是對企福專業能力的最好肯定。
從“搶樁大戰”到“滿電回家”,企福科技園用一次精準、高效的“微改造”,成功化解了員工的通勤難題。這不僅是對政府號召的有力響應,更是企福集團“以客戶為中心”,用專業能力創造價值、用責任擔當服務社會的生動體現。